- 校園
- 職場
- 考試
- 專題
隨著國家“雙減”政策落地生根,一些教育培訓機構轉行或停止培訓辦學,學員因“退費難”而引發矛盾糾紛增多。那么遇到“退費難”的情況如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呢?近日,我省無為法院和廣德法院審理了眾多家長狀告培訓機構的系列案件。家長們通過打官司維權成功,這也給一些正遭遇退費難的家長,提供了借鑒和指引。
開發右腦課程停辦 19名家長打官司退費
2021年6月底,王某打著上海某某文化傳媒集團的名義,在無為知名的某托管服務公司的學科培訓教室里,開設“高效學習記憶”課程。40多位學生家長懷著望子成龍的心愿,為子女支付學費3980元參加培訓,希望能達到培訓廣告所宣傳的開發孩子右腦,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。
“只上了18節課,國家出臺‘雙減’政策,加上疫情防控,8月份培訓班就停了,王某僅向一部分家長退了學費,后來電話打不通?!奔议L說,剩下19個家長先后向市場監管局、教育局、派出所反映,但是沒能得到最終解決。
據了解,因為對方是通過微信收取培訓費,收費的是個人,收款收據上蓋的章是“某某教育集團腦科學應用性研究課題”,而托管服務公司只承認租賃教室給王某使用2個月。
無奈之下,他們選擇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解決此事。19名家長于今年元旦節假過后,將王某等3被告訴至法院,要求退還學費。
無為法院受理了19起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,承辦法官發現這是“雙減”政策落地后退費引發的系列糾紛,維權5個月無果的家長情緒都很激動,提出的訴求也不同,有的還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。無為法院高度重視此案的糾紛化解。
法官指導19名家長成功維權
19個案件訴訟標的額從2000多元至3980元不等。然而,在審理此案時,法官遇到了不少難題,被告上海某某文化傳媒集團無人簽收開庭傳票,電話無法打通,王某不簽收傳票,某托管服務公司明確說和王某只是教室租賃關系。被告之間的法律關系比較復雜。而且,19位家長連培訓合同也沒有,收費收據只有照片,學生已上了多少節課也沒有證據證明。
法官從王某留給家長的信息中找到2個電話號碼,一個已經停機,另一個始終無人接聽。法官連續撥打了5天電話,第6天接到了王某朋友的來電,聲稱王某近期身體不好,但他愿意承擔退費責任。
同時,法官引導家長們提出合理訴求。家長們申請撤回對上海某某文化傳媒集團和某托管服務公司的起訴。
1月19日是開庭日,臨近中午,王某終于在連云港市給法官打來電話,表示愿意參與訴訟。經征求意見,雙方都同意調解。法官指導王某登錄“云上法庭”系統,家長在法庭參與調解,當天下午達成了調解方案,王某在2022年2月28日前一次性退還19位家長余下課程的培訓費用。由于每位學生交納培訓費數額和已上課數都不同,法官組織雙方對19份調解協議上的退費數額等內容進行一一核實。
47名家長打官司 培訓機構退費26萬
1月21日,廣德市法院也審結一起“雙減”影響下,47名學生家長起訴培訓機構的退費的糾紛案。
2018年12月,熊某、黃某和王某某三人合資創辦了一家教育咨詢有限公司,自2019年起,該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陸續與47名學生家長簽訂《課程協議》建立教育培訓合同關系,并先后收取了學生家長費用共計40余萬元,其中部分學生已通過參加培訓學習了部分課時。后因國家出臺“雙減”政策,該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開始停課。
2021年9月,公司法定代表人黃某在班級群里發布了無法繼續經營的通知,該公司未能拿出對剩余課時的解決方案,并在未通知學生家長的情況下自行關閉經營場所,導致教育培訓合同實際無法繼續履行。47名學生家長因與該公司無法協商一致,起訴至法院要求解除教育培訓合同并退還未消耗的學時費。
廣德法院審理認為,47名家長與某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簽訂的《課程協議》合法有效。該公司因國家“雙減”政策等影響導致培訓協議無法繼續履行,合同目的已不能實現,家長請求解除合同法院予以支持。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應當退還尚未履行培訓義務部分的教育培訓費用,經核算,應退還的費用總額268833元。
據此,法院判決,解除教育培訓合同,該公司退還47名家長共計268833元培訓費。
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/文 周繼龍/圖
?、侔不招旅襟w集團旗下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,如中安在線、中安在線教育等。
?、诒揪W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并不代表本網觀點,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轉載的稿件或圖片若涉及您的版權等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妥善處理,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本網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
中安在線(中安教育網)版權所有